回主页

 

4.融合理论仅仅是一个假想

 

1)人和黑猩猩染色体的差别

 

 

7-4  新的黑猩猩的染色体数据和人的染色体数据比较(来自GenBank

 

7-4 中,显示了人类和黑猩猩最近的基因组数据,这两组数据都是来自美国NCBI GenBank

(网站:http://www.ncbi.nlm.nih.gov/genome/202)

如果您对基因组的定义还不是那么清楚,这是一个最好的答案。基因组就是包含全套染色体的DNA编码序列数据的集合:人类的基因组包含了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总共有3,095,677,412个碱基对;黑猩猩的基因组包含了23对常染色体和它们的一对性染色体,总共有3,323,267,922个碱基对。这是我们看到的有关人和黑猩猩基因组最准确的资料。

 

图中黑猩猩基因组资料,是由“黑猩猩测序与分析联盟”在20113月发布的,他们已经将染色体的长度测试到个位数。从这组资料和以前的资料相比,黑猩猩的基因组和人类的基因组的差异,比过去知道的更大。基因组总尺寸的差异是1:1.07Y染色体的差异最大,是1:0.4413号常染色体的差异是1:1.08。生物繁衍遗传中,DNA序列都是由严格的复制来传递。这样大DNA序列数据的差异,以及Y染色体这个最稳定、最不易变化的染色体,有着这样大的差别,彻底地否定了人和黑猩猩共祖的可能。

 

2)不存在两条染色体融合的可能

 

7-5 黑猩猩融合理论前后的差异

 

人类的2号染色体由黑猩猩的2A2B染色体合成的这一假想,经常被人们用来作为融合的根据。黑猩猩的染色体编号,应该和其他生物一样,按照染色体的长度来命名。最长的一条,应该是1号,以后按长度编号递减。为什么命名为2A2B呢?因为他们认为就是这两条染色体,融合成人类的2号染色体。

 

然而,很多提出这个假想的人,他们甚至不能确定哪两条黑猩猩的染色体是2A2B2011年以前,他们确定的2A2B,按长度排序,应该是黑猩猩的12号染色体和13号染色体(去掉2A2B,图中的3号染色体应该是2号染色体)。并言之凿凿,说这两条染色体的长度加起来与人类2号染色体长度相近,两条染色体是头对头的融合。而且说它们上面的基因,是和人类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非常相应。在“上帝的语言”一书中,还以插图说明。

 

2011年,“黑猩猩测序与分析联盟”发布的测序图,又是另外完全不同的两个染色体成为了2A2B。从长度上看,2B249,660,250个碱基对,编号应该是1号常染色体(参看图7-4);2A116,634,913个碱基对,编号应该是14号常染色体。和以前他们提出的假想区别太大了,这怎么来解释呢?按照这个新假想,黑猩猩的2A2B两条染色体要融合成人类的2号染色体,就要丢弃3分之一的染色体长度。从现代医学理论来看,这样产生的病态黑猩猩根本不可能存活。至于产生完全相同染色体组合的一男和一女的两个人,更是不可能的。

 

从目前(截止日期:201451日)公布的人类2号染色体和黑猩猩2A2B染色体图上看到,2号染色体的基因总数是2787个,黑猩猩2A的基因包含的总数是999个,2B994个(总数是1993个)。人类2号染色体包含的基因数目,比黑猩猩2A2B染色体的基因总数,要多出794个。如果黑猩猩的两个染色体融合时还要丢失三分之一,人类2号染色体基因数目,会多出的更多。那么,人类的2号染色体多出的上千个基因是哪里来的呢?怎么会在精子和卵子中,染色体融合的一瞬间,产生这么多的基因?考林斯先生和其他的进化论专家们,谁能解释呢?(参看本网的附录部分)

 

由此可见,这一个融合的假想,完全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5.“科学亚当”和“科学夏娃”生成概率计算

 

如果 “科学亚当”和“科学夏娃” 就是这样由古人猿骤变产生,而推动“骤变”的罗伯逊易位病又仅仅是少数个体的病变,那么他们产生的概率有多大呢?

 

由于不可能得到古人猿的资料,在估计染色体融合发生比例、出生率上,近似采用现代人的有关数据。在古人猿生殖年龄时段和寿命估计上,参考现代黑猩猩的资料。

 

现代人类有5对容易发生罗伯逊易位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如果2号染色体是两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融合的假定,那么,古人猿的24对染色体中,应该有7对是“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那另外的两个,是黑猩猩的12号和13(新命名为2A2B)号染色体。

 

人类有5“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根据遗传学理论,可发生15种不同组合的罗伯逊易位染色体。人类罗伯逊易位发生的比例是千分之一,那么,每一种发生的概率会更小。古人猿有7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则有可发生28种不同组合的罗伯逊易位染色体。因为这样的特别的易位:染色体中部断裂,在两个着丝粒中,又必须有一个失去着丝粒功能,情况特殊,发生罗伯逊易位的概率将更小。另外,从图7-3中可以看到,古人猿(或黑猩猩)的12号和13号染色体并不是“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而是“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这类染色体易位发生的频率远低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发生的频率。在人类的的染色体病中,极少发生过“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的融合。从这些情况看来,古人猿12号和13号染色体的融合发生率会远小于千分之一。

 

由于骤变论是以现代人的罗伯逊易位病为前提的,也只有以现代人罗伯逊易位病发病状况来思考。假定古人猿融合成2号染色体具有一定的优势,拟估算这样特殊的易位发生概率,为全部罗伯逊易位发生概率中的五分之一,那么,在古人猿生殖中,约有五千分之一的婴儿含有融合的2号染色体也就是说每生出5000个婴儿中,有一个47条染色体婴儿。他(她)是23条染色体的精子(少了一条染色体)与正常的24条染色体的卵子结合生育出的孩子。或者是23条染色体的卵子(少了一条染色体)与正常的24条染色体的精子结合生育出的孩子。这种婴儿的细胞核中包含的是47条染色体(2324),即是具有23.5对染色体的古人猿孩子。这样古猿人的孩子就像现在患了罗伯逊易位的病人一样,无法生出47条(23.5对)染色体的下一代,因此不具有传宗接代的能力。   

 

如果要产生一个现代人这样的46条染色体的婴儿,必须是一个23条染色体的精子恰好遇见了一个23条染色体的卵子,并且它们都是因为2号染色体融合(不是融合成其它编号的染色体),所以才少了一对染色体。如此,才能生成一个现代人这样的23对染色体的人,而不再是古人猿孩子。其产生概率应该是5千分之一乘以5千分之一,结果是25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每生出25百万个古人猿婴儿,其中会出生一个23对染色体的的男人或女人。

 

现代黑猩猩群体最多约为2千个,由于在一个区域中,天然食物的供给量的限制,不可能有更大的群体。以同样的理由来估计古人猿群的数量大小,乐观地确定为1万个。按每年的出生并存活率以总群体数量的5%计算(中国现代人在计划生育以前的出生率为2%4.3%,平均3.7%),那么,这个古人猿群每年能够出生500个婴儿。按上面的比例:“每生出25百万个古人猿婴儿,会出生一个23对染色体的的男人或女人”,由此推论,此古人猿群每5万年(25百万除以500)可以产生一个现代人这样的男人或女人。从概率上计算,要产生一个男人和一个一女人,至少要有两个5万年,即10万年的时间。

 

下一点更难的是,他们必须在他们一生中的最多25年的生育年龄时段中相遇、相爱并交配生育至少一儿一女(参考:黑猩猩的寿命约40年),才有延续后裔的可能。但是,他们是分别生在10万年这样时间的长河中,而且每人只拥有相当于一瞬即逝的生活年月,相遇的几率是何等小啊?这个概率应该是:25年除 以10万年,等于1/4000。也就是说,这一对骤变来的男女在10万年的长河中,他们可能婚配生男育女,仅有四千分之一的机会。如果在这个10万年中没有遇见,只有等下一个或下下一个10万年,由另外骤变的一对男女来实现了。

 

从概率上来看,要有400010万年(即大约4亿年)才能充分满足出现的要求。当然,当时不会只有一个古人猿群,如果有200个古人猿群,即有200万个古人猿,那么4亿年除以200,就变成了200万年。也就是说:如果在200万年中,保持有200万个古人猿,就有可能因骤变产生一对23条染色体的“科学亚当和科学夏娃”。这里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生的是一男一女,而且成活并生育儿子和女儿,显然这又是一个乐观的估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实现这些条件是多么的困难其可能性是多么的微小。从数学上来看,这样的“微小概率事件”,已经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有人会说,毕竟这是概率的估算,有时也会产生出人预料之外的奇迹。但是,如果他们真的是这样产生的,还有其它一些无法回答的问题。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回主页